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
史可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聚力加快文旅事业发展。文旅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,加快推进我市文旅产业大发展大繁荣,要抓住“建强副中心、打造增长极、奔向新辉煌”的关键时刻,采取更加有力措施,深入挖掘利用我市特有文化资源,加快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,不断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、注入新动能。
从碎片开发转向系统整合,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。要构建“一核引领、两带联动、多极支撑”的空间布局。以中心城区为核心,整合卧龙岗文化园、医圣文化园形成文旅康养综合体,打造“汉风楚韵·中医之源”城市会客厅;沿伏牛山生态旅游带、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、唐白河田园风光带布局特色项目,重点推进丹江湖5A级景区创建,建设环库区百里画廊;依托镇平玉雕、西峡恐龙遗迹、社旗赊店古镇等特色资源,培育多个文旅康养特色小镇,形成“月月有节会、县县有精品”的文旅产业矩阵。
从观光旅游转向沉浸体验,激活文化资源新价值。实施“数字文旅+”战略,在卧龙岗武侯祠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“三顾茅庐”历史场景,打造可穿戴设备支持的智慧导览系统。建设中医药文化元宇宙体验馆,通过VR技术模拟“望闻问切”诊疗过程,开发艾草香囊DIY、古法炮制体验等研学产品。创新非遗活化路径,将南阳烙画、三弦书等非遗技艺转化为剧本杀、密室逃脱等新型业态。例如,今年春节期间南阳府衙推出文创集市、知府迎宾、探秘剧本杀等10个主题沉浸式实景演艺和8个文创非遗展示展销活动,大大提升游客二次消费占比,印证了文化场景化开发的商业价值。
从单一产业转向深度融合,培育“文旅+”生态圈。把握“大健康”产业机遇,结合中医药文化,推进医圣文化园文旅融合深度发展,打造集中医诊疗、温泉疗养、药膳食疗于一体的康养度假区。推动农旅融合升级,在淅川丹江鱼宴、西峡香菇宴等特色餐饮基础上,开发农耕体验、认养农业等业态,支持桐柏红茶、唐河红薯等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文创伴手礼。抢抓露营经济风口,在七峰山、宝天曼等景区建设标准化房车营地,配套星空观测、自然教育等特色服务,构建“春赏花、夏避暑、秋采摘、冬踏雪”的全季节旅游产品体系。通过构建多点支撑、多业共生、多元融合的文旅产业格局,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体验。
从粗放管理转向智慧服务,提升文旅治理新效能。构建“一云多端”智慧文旅平台,整合景区预约、酒店预订、交通接驳等服务功能,开发“畅游南阳”小程序实现“一码通”;在恐龙遗迹园、老界岭等热点景区推行AI智能导览、无人零售等数字化设施,试点“30秒入住”“20秒入园”服务标准。实施“微改造 精提升”工程,新建改建景区配套设施、标准化改造农家乐、构建“15分钟旅游服务圈”。建立文旅市场信用监管体系,推行“红黑榜”制度,通过大数据监测实现精准执法,提升治理新效能。
新时代新征程,我市将秉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以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,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综合竞争力,着力叫响“南阳,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”城市品牌。
主办: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主管:中共南阳市委
豫ICP备-14027398号 技术支持:南阳曦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